十月的海门繁花似海,金秋的大地新姿百态。在这美好的季节,江海门户、状元故里——海门又一次迎来了来自辽宁、山东、重庆、河南、浙江、贵州、内蒙古、四川、江苏、河北、湖北、福建、江西、山西、陕西、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的700多位新教育同仁。
研讨会活动首先举行课堂展示。 10月11日上午,实验小学的8位教师给与会的新教育同仁分享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五门学科8节展示课。王雁华老师的《清平乐 村居》、黄娇艳老师的《小数的意义》、姚誉华老师的《signs》、杨柳老师的《筝面的设计》、张海燕老师的《开天辟地》、陈晨老师的《认识线段》、李海华老师的《The elves and the shoemaker》、沈晓莉老师的《密西西比河》,8堂展示课,教师灵动的设计,高效的讲授,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展现了海门实验小学对构筑理想课堂的深刻理解和价值追求,给来自全国的新教育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大家的广泛好评,为各学科课堂教学深度变革、追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课堂展示后,海门市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卞惠石作了《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校本行动》的报告。他结合学校实际阐述了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研发的能仁课堂的核心理念,简要介绍了能仁课堂的特质、能仁课堂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探寻能仁课堂的范式、实践能仁课堂的机制等方面内容。
报告会由新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新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吴勇主持。海门教育局副局长倪强、新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王领琴、新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杨川美等参加活动。
随后,进入构筑理想课堂的工作坊深度研讨环节。新教育培训中心研究科科长许卫国主持语文学科工作坊,新教育培训中心培训科科长李兵主持数学学科工作坊,新教育培训中心项目开发部主任、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江伟明主持艺术学科工作坊,新教育培训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邱菊萍主持英语学科工作坊。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700多位新教育同仁,海门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名师工作室成员、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以及海门新教育种子教师、校级领导培训班成员等分学科参加了深度研讨。
在各工作坊研讨会场,各位新教育代表们聚集在一起针对上午的展示课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构筑理想课堂的思考和理解。代表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经过思维的碰撞,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两个多小时的交流时间太短了,代表们都抢着话筒发言,工作坊研讨接近尾声时,大家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
新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新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吴勇作了题为《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生态》的专题报告,他以海门市中小学深入推进新教育理想课堂建设的富有成效的实践研究谈起,运用大量生动有趣的研究事例,具体形象地阐述了如何构建有意思有意义课堂生态的新观念、新路径、新方法。他的报告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南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冯卫东教授作了题为《“乌托邦”——让我们前进》的报告,他“新教育”滋养了我的“新课堂”、我的“真学新理念”对于“新教育”课堂理念的追步、团队“真学新课堂”建设响应“新教育”:以“倾听教育”和“改造问题”为例、对“新教育”理想课堂建设的四点“芹献”等四个阐述了对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新观点、新路径。